电影 杀手一号 第1集

简介

弗雷德里克·特利尔 拉斐尔·佩尔索纳纳塔莉·贝伊奥利维埃·古尔梅 电影 法国 2015 查看整部剧情
弗兰克·马格纳是一位年轻的警察,他的被分在了巴黎第36分局。他接手的第一个案件是关于一个年轻女孩的谋杀案,他的工作就是把案件的所有线索连接起来,但是人手不足以及官僚主义作风等原因让这个案件毫无进展。8年来,弗兰克·马格纳一直痴迷这项调查,并跟踪杀人凶手的足迹,但是十多年过去了,受害者不断增多,案件脉络却越来越模糊。 随着10年里的潜伏调查,弗兰克·马格纳凭借认真以及热情调查让这起案件成为法国警方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案件之一,并称为著名的“巴黎东部杀手,乔治·盖伊案” 杀手一号,又名SK1。在这部电影上想看推理的人,可以出门左转了。很难说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但绝不是一部糟糕的电影。真实性是它最大的魅力。作为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其纪实性很强。若要谈影片意义,从法国36号重案组十年不弃的追踪,DNA技术对刑侦的影响,连环凶杀案件促成基因库的建立,以人情论罪的欧美法庭,感化罪犯的辩方律师,影片甚至还穿插了和主线无关的恐怖袭击的片段在其中。 但我更想谈谈这部电影刑侦过程的真实性。事件最早起源于1990年前后的一起恶劣奸杀案。由案发现场在被害人家中房间,无强行闯入住宅的痕迹,无剧烈反抗打斗痕迹,甚至死者在最后时刻仍有与凶手说话的表情,警察首先就考虑罪犯和死者认识这一方向。何况在先验概率中,强奸案件中也是熟人犯罪的比例更高。然而真实的情况是,犯人跟踪夜晚独行的女性回家,威胁她们打开房门,然后谎称是逃兵或者越狱犯人在逃,只是借宿一晚,承诺不会加害她们,但为了防止她们逃出报警,需要把她们暂时绑起来。这样简单的话语就让受害人放松了警惕,束手就缚,也把警方引向了完全错误的方向。 这之后就是各种挖坑,跳坑,填坑。比如说受害者的男友在案发前十多天曾在自己的侦探小说中写过和案发现场十分相似的描述,因此而遭到怀疑。调查员男主还发现受害者的祖父的家在两年前也曾成为一起奸杀案的现场,只是谋杀方式是勒死而非割喉,进而怀疑到受害者的父亲,然而他有solid的不在场证据。在这之后又发生了一起由男主所在的调查组负责的奸杀案件。男主强烈地认为,这两三起案件是同一人所为。男主的一个比较惊艳的推理是,在针对亲友的社交圈搜索无果后,决定扩大社交范围,开始考虑可能到受害者家中的维修工人、快递员等各类员工。结合一个现场电话线被切断,以及受害者新搬家的事实,男主怀疑为之安装电话线的工人,甚至还发现两起案发现场的电话线都是同一家公司负责的。然而,然而被怀疑的电话工人还是洗脱了嫌疑。在一部中规中矩的推理剧中,这样的设计已经凑够一集可接受的剧情了。男主一直没有抛开"熟人犯罪"的猜想,也因此一直拘泥于不同案件之间的共同点,比如受害者之间共同的社交圈。比如,男主发现两起案件的受害者曾就读同一中学,又怀疑到她们的共同好友,某一受害者的前男友,传讯一番仍是没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