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上帝深爱鱼子酱 第1集

简介

亚尼斯·斯玛拉迪斯 塞巴斯蒂安·科赫叶夫根尼·斯迪查金胡安·迭戈·博托欧嘉·苏图洛娃约翰·克里斯凯瑟琳·德纳芙阿克斯·萨克拉里欧AlexandraSakelaropoulou弗蒂尼·班克斯瓦尼 电影 希腊俄罗斯 2012 查看整部剧情
伊奥安尼斯·瓦尔瓦基斯一生波澜壮阔,本是无名小海盗,在俄国支持下成为鱼子酱大亨,最后却把自己的所有财富奉献给祖国希腊的解放事业。本片以美味鱼子酱带出一段跌宕起伏、感人肺腑的爱国史诗,演员阵容堪称史诗级,德国老牌影星塞巴斯蒂安·科赫(《窃听风暴》)领衔,阿根廷实力派小生胡安·迭戈·波托(《渐行渐远》)对台,更有约翰·克里斯(《一条叫旺达的鱼》)与凯瑟琳·德纳芙(《八美图》)两位影史传奇助阵。 美国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研究员、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希腊语言学者Demetrius J Georgacas认为,英语世界最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将Caviar一词的来源记述为意大利语或土耳其语是错误的。在他看来,Caviar一词真正的来源应该是希腊语。 从这一主观直觉出发,他的深入研究和严密考证虽然并未在希腊语文献中发现Caviar一词的来源,却明确而详尽地梳理了古典文献中鲟鱼的食用历史,并间接地证明了——真正意义上的鱼子酱在欧洲中世纪以前并不存在。 其原因多半是因为在这之前,限于捕捞技术的落后,作为大型底栖鱼类的鲟鱼,捕捞量非常之低。根据他的考证:在古代雅典的集市上,一大碗鲟鱼肉的价值相当于100头羊及一头公牛,这可以佐证鲟鱼的捕捞在古代世界并非易事。 在古代罗马,鲟鱼作为一种稀有而昂贵的美食,通常只会出现在盛大的宴会和具有纪念意义的典礼仪式上。根据《自然史》作者,古代罗马的百科全书式人物盖乌斯·普林尼·塞孔都斯的记载,在纪念布匿战争罗马击败迦太基的典礼宴会上,鼓号齐鸣是盛放主菜的大盘鲟鱼即将上桌的预告;在罗马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的宴席上,鲟鱼菜肴不仅用鼓乐声宣告上菜,而且这道菜还被装饰以玫瑰花环。公元前63年被选为罗马执政官的、以雄辩著称于世的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则写道:“这种鱼只适合少数被拣选的人来吃。” ——尽管如此,尽管鲟鱼本身在古罗马人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如此显赫的角色,罗马人也没有留下记述鱼子酱的只言片语。 根据相关文献,鱼子酱在历史上最早出现在欧洲中世纪的君士坦丁堡,随后是以希腊东正教教会为中心的周边地区。 按照起源于希腊文明救世主信仰的希腊东正教教规,每年有长达180天的斋戒期,再加上每年复活节前为期7周的大斋期,教徒们在一年中有229天不能进食肉类。 公元988年,基辅罗斯(Рѹ́сьскаѧ землѧ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前身)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出于渴望“与国际接轨”的初衷,迎娶拜占庭公主安娜为妃,希腊东正教会的修士们伴随她的下嫁来到基辅罗斯。迎娶了安娜公主的弗拉基米尔一世随即下令禁止多神教信仰,并强制命令所有基辅罗斯人跳入第聂伯河接受洗礼——史称“罗斯受洗”。与此同时,东正教成为俄罗斯国教。 显而易见的是,相对于地中海流域而言,俄罗斯的气候条件要严酷得多。俄罗斯东正教会正式许可信徒们在斋戒期间内食用包括鲟鱼在内的鱼类——当然,也包括鲟鱼卵。因此,里海周边地区成为世界鱼子酱文化的正式发源地也就不奇怪了。 在1240年蒙古人征服伏尔加河流域之后不久的某一天,拔都可汗离开他的指挥中心,带着他的妻子造访了附近的一座东正教大教堂。为了博取这位征服者的欢心,教堂方面郑重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菜单包括小体鲟鱼肉烹制的鱼汤、整条烤制的鲟鱼,而餐后甜点,则是一道经过加热的苹果佐以腌制过的鲟鱼卵。 当这道菜出现在可汗妻子的面前时,她被恶心到直接奔出了餐厅、唯恐避之而不及。而在军旅生涯中习惯了简陋餐食的拔都可汗倒是把这道点心吃掉了——当然,他之所以能咽下它,也许仅仅是由于他在教堂这个特殊的场所,试图证明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完全有资格胜任占领区的最高统治者。 在彼得大帝时代,虽然少量的鱼子酱已经被带到欧洲,但由于保存方法的落后及运输的不便,使得它的口味极端恶劣。当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第一次吃到俄国使臣进呈的鱼子酱时,他直接把它吐在了凡尔赛宫豪华的地毯上。而在意大利,经过威尼斯商船长途贩运的鱼子酱消费也呈现出异样的光景——根据当时的相关记载,吃鱼子酱被形容为“等于吃盐、吃大粪、吃苍蝇”;身为托斯坎尼大公任命的首席哲学家和数学家的伽利略·伽利雷为了表达爱心而寄给长女玛丽亚·切莱斯特修女的一罐鱼子酱,被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真正让鱼子酱成为一种美味珍馐的人,是一位名叫伊奥安尼斯·瓦尔瓦基斯的希腊人,出身于东爱琴海地区的普萨拉岛。在奥斯曼帝国治下,他继承家业经营海运业务。 在第五次俄土战争中,身为东正教徒的瓦尔瓦基斯加入了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起义,站在了俄军一边。 然而,当他变卖了家产、装备了战船之后不久,奥斯曼苏丹向俄罗斯提出媾和——战争结束了。 本来这次战争的起因是俄国为了获得黑海出海口而武装入侵波兰,而奥斯曼帝国则是在法奥两国的支持下对俄宣战。此时,作为讲和条件,俄国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黑海北部沿岸地区,而瓦尔瓦基斯等反抗者们却被遗忘在了随时可能被秋后算账的奥斯曼帝国境内。 瓦尔瓦基斯曾一度冒险将自己的船只驶入伊斯坦布尔港并试图将船变卖,以挽回失去的财产。然而不仅船只被没收,他自己还险些被捕。”离开了祖国,什么也不是”。一无所有、随时面临险境的他,不得不开始了另一次冒险——徒步八千里,到彼得堡上访。 这位绰号“小鹰”的年轻人,所踏上不仅仅是一次改变自身命运的旅程——正是这次旅程,开启了世界鱼子酱制造业的新纪元。 在彼得堡,瓦尔瓦基斯邂逅了当时俄国最为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女皇的情人、日后的俄罗斯帝国陆军元帅、总司令及乌克兰总督——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波将金——这位波兰裔贵族的后代,毕业于莫斯科大学附属中学,16岁被编入禁卫骑兵重骑兵部队。